在科学解答生态文明之问的过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贯彻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典范,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自从成为科学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要求人们将其自身当作科学来对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这种科学性和真理性集中体现在科学揭示和充分尊重规律上。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下简称“三大规律”)科学认识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史和自然史的互动过程。社会发展史表明,只有尊重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能正常存在和发展。反之,人类社会就难以为继。在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无论人类社会未来如何发展,都必须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适宜的社会条件。
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尤其是“八大公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这样,能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成为社会主义能否超越资本主义的关键选择之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若片面强调“人定胜天”,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避免西方工业化的弊端,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制度保障。
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执政党的使命宗旨直接决定着其执政成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需要是历史的“原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只有将满足这一需要纳入我们党的使命宗旨之中,才能进一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如果极个别干部漠视甚至助长危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行为,搞不好就会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单纯维稳,不解决利益问题,那是本末倒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是共产党执政必须掌握的规律,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三大规律”的实现,“三大规律”的实现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得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律的科学,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特征。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和公正性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通过无产阶级解放实现全人类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实现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统一。
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统一。唯物史观就是群众史观,承认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将造福人民和动员人民统一起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既要让老百姓享受蓝天白云和繁星闪烁、清水绿岸和鱼翔浅底等生态美景,又要打好污染攻坚的人民战争。在长江治理中,既要坚持“长江造福人民”,又要坚持“人民保护长江”。在绿化工作中,既要坚持“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又要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在疫情防控中,既要坚持人民至上,又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总体上,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必须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动员的社会态势。能否坚持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坚持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共享发展的科学理念,我们必须坚持“生态共享”,让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尤其是,通过采用“光电扶贫”“风电扶贫”等“绿色发展+扶贫开发”的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实现了我国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促进了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的统一。同时,通过实施立体化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制度,合理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确保了生态正义的实现。在对外层面上,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国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南南合作。例如,2011年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方面,我国累计提供了约12亿元的资金支持,培训了来自近120个发展中国家的约2000名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充分彰显了作为生态正义的国际气候正义。
总之,人民性和公正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集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的正义追求。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来源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又高于这一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
坚持以实践创新促进理论创新。人类认识呈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善于将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创新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和提升,然后在指导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例如,在浙江省工作期间,根据安吉县余村老百姓放弃矿产开发和水泥生产等高污染工业项目而因地制宜发展白茶种植和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经验,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形成了一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案例。2017年,我们党将这一理念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之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将这一理念确立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功能、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属性等方面深刻揭示出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生产力学说,使之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标志成果。在贯彻和落实这一理念中,各地群众又创造了诸多宝贵经验。根据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据高寒地区发展冰雪经济的经验,结合2022年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理念扩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和要求。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遵循实践出真知的科学典范。
坚持以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的同时,我们党将之看作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九龙治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全会上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刻揭示出人与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命脉相系、物质循环的有机联系,为建立完备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科学内涵,夯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要求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在强调新发展理念整体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理论、科技、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创新与发展动力。
总之,实践性和创新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特征,集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创新品质。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顺应时代发展的绿色潮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引领我们走向了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持在开放中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世界文明大道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创新的开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按照开放性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从思想资源来看,这一思想坚持向一切思想文化开放。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综合创新原则,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西方生态思想和思潮,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例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集中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的思想、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土地共同体”思想的共同认知成果,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观。从学科领域来看,这一思想坚持向一切知识体系开放。顺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尤其是人类知识发展的生态化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以交叉学科为知识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将生态文明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又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的难题。只有坚持文理汇流和合作,才能科学完整地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
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坚持顺应时代和引领时代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生态文明领域中的时代之问,开创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明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公平正义原则,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愿景,要求将“双碳”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之中。这为我国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围绕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议题,按照共同体科学思维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呼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这整合和超越了“盖娅假说”,深化和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问题上,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统筹推进维护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将保护野生动物、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爱国卫生运动当中,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推动了“健康中国”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协调,确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卫生内涵和生态文明内涵的统一。总之,在面向时代的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
可见,开放性和时代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典范。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世界是处于相互联系中的过程集合体。作为客观世界反映的各种理论都应以自身的系统性表达世界的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是系统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典范。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对象的整体性。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生态文明思想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整个世界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个世界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世界系统,维护和保持其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在世界系统中,自然界构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种自然要素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必须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同时,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社会要素都会影响自然的可持续性。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化过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二者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即有机整体。因此,必须按照系统工程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唯此,才能在维护世界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确保其可持续性。
完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系统性。作为对世界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系统把握的科学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研究纲领是一套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统,关键是其“硬核”。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坚持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硬核”即核心要义。“硬核”自身存在着不断完善的过程,彰显着科学体系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现在,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已经成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硬核”。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最后,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体制、组织、作风等方面的科学成果,构成了“硬核”的扩展层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制度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
可见,整体性和系统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不论其有多少不足,《资本论》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样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具有鲜明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变化,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