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史”教育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守正创新
发布人:吕峰  发布时间:2021-04-12   字号:[ ]  浏览次数:167     【打印本页】
2021-04-08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赵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重视历史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史、革命史等历史类课程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高校恢复开设“中共党史”课程,更加重视发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2005年的课程方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历史教育内容在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得到深化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更加全面、具体地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把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强化政治引领的具体措施。坚持把学习历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有机贯通起来,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四史”教育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才能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价值遵循和方向指引。

  确保政治方向不偏。方向问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为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不能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只有切实加强“四史”教育,让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逻辑,才能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保证思想根基不松。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是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共同构成了理想信念体系的基本内涵。加强“四史”教育,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发扬英雄主义和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四史”是蕴藏红色基因的宝库,红色文物背后都蕴藏着丰富、鲜活且生动的“四史”。大学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高校是传播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四史”学习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厚重的红色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引导大学生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

  以“四史”教育引领高校思政工作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政教育要在守正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感、接受度、转化率,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更新育人理念。“四史”教育的本质是以史育人。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史论结合、历史与理论相贯通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和立德树人能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认真学习“四史”,扩展历史视野、培养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感染力。

  拓展教育内容。“四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目标价值高度契合。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利用“四史”资源,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方面,积极推动思政课程的专业性和补充性相协调,以现有思政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开设“四史”必修课、选修课,形成设置科学、特色兼具的“四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寻找学科、专业发展在历史中的闪光点,探索跨学科中“四史”教育的有效途径,搭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育人的“四史”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创新教育形式。“四史”不仅体现在书籍、史料中,更蕴藏在故事、纪念场馆、历史遗址等丰富多彩的载体中。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利用“四史”的丰富载体,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实现政治性、学术性、灵活性、生动性的统一,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灵活运用研究式、辩论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促使“四史”教育接地气。二是围绕“四史”教育推进第二课堂课程化,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衔接,形成“四史”育人的合力。三是以“互联网+学生需求”思维开展“四史”教育,力求实现全天候、立体化的传播效果。四是积极探索体验式教育,通过“红色之旅”等实践教学,增强感染力和感召力。

  优化师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关键。一方面,要以“四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高校教师培养、培训,让教育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四史”。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选拔视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善讲“四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理直气壮讲好“四史”课、讲好思政课。

(作者为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通京大道999号金沙8888js官方    电话:0513-85015880    Email:geo.ntu.edu.cn

制作维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