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育在国民审美素养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对于美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同时也对当前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探索学校美育新的目标定位和内容途径,健全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真正发挥美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是美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主题。
以艺术课程为主体
艺术被普遍认为是美的集中表现。尽管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的确是开展学校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学校美育课程应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重点培育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精神,切忌将艺术课程知识化、技能化、表演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基础上,创造条件增设舞蹈、戏剧等学科课程。学校艺术课程应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但现实中,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长期缺位于学校艺术教育。其实,无论是舞蹈还是戏剧,都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舞蹈是以人的肢体活动为媒介进行的表演艺术;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美、音乐综合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在保证当前学校艺术课程能够开齐开足的基础上,纳入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有利于学生艺术通感和审美联觉的培养,从视、听、动多感官多方面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在艺术经典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地域特色艺术、世界各民族艺术和现当代艺术。艺术课程应突破原有的经典、高雅美学范型,呈现多元审美立场。一方面,艺术课程有义务和责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审美文化,着力普及书法、篆刻、戏曲等艺术门类,弘扬中华美育的独特精神,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式、“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等,让学生形成深厚的民族情感。另一方面,艺术课程应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校本美育课程。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一些少数民族艺术、部落艺术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经典艺术,甚至其许多审美艺术活动更符合人的审美本性。另外,现当代艺术所传递的先锋意识也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和自我意义的建构。总之,多元的艺术课程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开阔的眼光和更宽广的胸怀,实现美育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理解的价值。
在课程目标方面,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欣赏和创作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艺术哲学、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艺术学科要素。艺术课程应该让学生通过接触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丰富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了解艺术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不仅能对色彩、线条、旋律、和声等艺术形式进行把握,更能对艺术作品的形式意味、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对于“什么是艺术”“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等美学问题的思考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艺术哲学、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艺术学科要素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法的教育,更是可以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以学科渗透融合及环境隐性美育为辅助
要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更需要着力构建学校美育共同体。
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美育。美育的使命不仅仅由单纯的艺术教育、专门的艺术教师来承担,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自觉承担美育的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将美育贯穿在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挖掘和运用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如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中的语言美、礼乐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科学美、秩序美,品德、体育学科中的心灵美、健康美等。美育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不仅体现在充分挖掘其他学科课程的审美元素,更体现在建构师生能够进行自由交流和创造的教育情境,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真正审美化。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一是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传统学校艺术教育已经形成音乐、美术双科为主的格局,分科式的艺术课程很容易使学生原本统合的艺术感觉被分割,造成学生艺术通感和人文素养的弱化。艺术教育需要恢复艺术本身的丰富性和联系性,让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诸多艺术门类的有机联系中充分感受到多种艺术的交流、碰撞和互补,促进听觉、视觉、形体、言语四大能力发展,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悟。二是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加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实现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整体发展。如时下兴起的STEAM课程(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A代表艺术、M代表数学),就是围绕特定主题,将这些学科内容进行整合的创意实践,很好地实现了艺术与科学、人文与技术、思维与操作的整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挥教育空间的隐性美育功能。法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批判理论认为,物质的、社会的空间生产了人的抽象无形的精神空间。对于学校来说,教育空间与所处其中的学生的互动关系,必然也生产出作用于人的隐性影响因素。因此,创造一个对学生审美素养发展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空间十分重要。在艺术教室设计以及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改变过往同质化、缺乏艺术性的空间布置模式,依据审美艺术的法则和学生个性需求,构建真正具有艺术化、人文化和个性化的学校空间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以生活美育课程为拓展
当代社会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审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隔阂不断被打破,生活与审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拓展生活美育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审美素养也应该成为学校美育课程新的内容和目标。其实,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生活美育”的传统,如近代美育先行者蔡元培先生就认为儒家六艺之教中有五艺与“美”相关。他说:“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而实际上,即便是数之规律也不乏美的性质。因此,中国儒家的六艺之教实则就是关乎生活经验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
当前学校美育应构筑包含生活美育课程的大美育体系。这类课程可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活审美课程,内容可以涉及花艺茶艺、饮食美学、居住美学、服装美学等跟学生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活美学,让学生既可以从这些看似“无用”的生活美学课程中培养生活的技能,又可以潜移默化地涵育美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另一部分是有关生命美学的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对自我生命、自然生命的审美体验与思考,这部分内容可以和学校的品德、心理类课程实现整合。因为生活美育所倡导的审美化生活不只是在生活中拥有艺术、美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现生活态度的审美化,实现身心和谐;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审美,还需要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之美,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最终实现作为人的审美化生存,这也是美育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育研究中心)